首页 基因百科 遗传基因 血液检验 ( Page 48 )

血液检验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

(1)参考值: 成人N AP阳性率为10%~40%;积分值为40~80(分)。 (2)临床意义 1)感染性疾病:急性化脓菌感染时NAP活性明显增高,病毒性感染时其活性在正常范围或略…

2023-11-18 889

巨核细胞系统

1﹒原始巨核细胞(megakaryoblast) 胞体较大,直径为15~30μm,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量较少,呈不透明的深蓝色,有伪足突起,无颗粒;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深紫红色,…

2023-11-18 575

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细胞化学是细胞学和化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细胞化学染色是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应用涂片染色的方法,观察细胞的化学成分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各种类型血细胞的化学成分、分布及其量不尽相同,且…

2023-11-18 462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一)低倍镜检查     1﹒观察骨髓标本的取材和涂片制作是否满意。     2﹒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以有核细胞的量来反映。一般低倍镜观察有核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比例,正常为1∶2…

2023-11-18 924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阿司匹林治疗监测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血栓性疾病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依靠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已成为临床共识,但由于阿司匹林“抵抗”的存在,造成部分患者服药无效。血小板功能检测可以筛查出这部分用药无效的患者,…

2023-11-18 975

临床实践是否需要常规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作为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其功能检测有助于医师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作出针对性治疗,理论上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转归。然而,目前临床上对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报告就抗血小板治…

2023-11-18 663

热不稳定试验

(一)原理 不稳定血红蛋白易受热变性,加温50℃即可出现沉淀。根据被沉淀的血红蛋白含量可计算出变性血红蛋白的百分比。 (二)试剂 0﹒1mol/L Tris缓冲液(pH7.4),氰…

2023-11-18 902

抗球蛋白试验(AGT)

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首选实验。Coombs 于1945 年建立该试验,将人血清注射到兔子体内,得到兔抗人血清蛋白抗体,也称为抗人抗体。如果患者红细…

2023-11-18 986

丙酮酸激酶(PK)荧光斑点试验

同PK活性测定。酶反应消耗NADH(有荧光)产物NAD+无荧光。因此PK缺乏者的红细胞荧光消失减慢或不消失。 【参考范围】 正常人37℃,25分钟内荧光消失。 【临床意义】 PK缺…

2023-11-18 239

丙酮酸激酶活性测定

【测定原理】 PK 活性测定的原理基本同PK 荧光斑点试验,主要不同的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结果。在10 分钟内、波长340nm 下,测定孵育液中NADH 吸光度的变化,通过测…

2023-11-18 428
1 46 47 48 49 50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