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5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在JAMA发表了最大规模、72314例新冠肺炎(COVID-19)分析结果。相对SARS和MERS,COVID-19传播性更广,但致死率较低。紧密接触仍为主要传播手段,尤其是家庭范围。1. COVID-19爆发的流行病学特征截止2020年2月11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共收到72,314例病例报告,并有以下发现(如表1所示):(来源/JAMA,基因慧整理;下同)病例数:截止2020年2月11日,CDC共收到72,314例病例,其中,44,672(62%)为确诊病例,16,186(22%)为疑似病例,10,567(15%)为诊断的病例和1%无症状病例。年龄分布:确诊病例中,30-79岁的患者占87%。80岁以上患者占3%,20-29岁患者占8%,10-19岁及10岁以下分别占到1%。患病程度:44,415例确诊病例中,81%为轻症,14%为重症,5%为危重症。 病死率:COVID-19病死率为2.3%,但在80岁以上患者中病死率为14.8%,70-79岁病人为8%,9岁及以下的人群中没有发生死亡。医务人员感染:在确诊病例中医务人员感染占了3.8%,并主要发生在武汉。其中14.8%人发展为重症或危重症,并已有5例死亡。COVID-19在短短30天内迅速从一个城市传播到整个国家。地域传播的惊人速度和病例数的突然增加超出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意料。COVID-19的流行曲线反映出该传染病可能是混合的爆发模式。早期病例表明有持续的共同来源,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可能发生人畜共患的现象;而后期病例表明病毒已经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图1)。注:蓝色框:显示了病因不明的前几例肺炎(12月26日的4例和28-29日的3例);淡黄色框:正常安排的农历新年国定假日;2. 比较COVID-19、SARS和MERSCOVID-19和SARS及MERS感染通常伴有发烧和咳嗽,这通常会导至下呼吸道疾病,且老年人及有潜在健康隐患的患者的临床状况较差。确认感染需要对呼吸道样品(例如咽喉拭子)进行核酸检测,同时可以根据症状、接触和胸部影像学进行临床诊断。目前尚未确定任何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通常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SARS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导至的、以人畜共患的方式从在广东省市场传播引起的(可能是蝙蝠通过棕榈狸传染而来)。在29个国家中,共有8096例SARS病例和774例死亡,总病死率为9.6%。MERS可以追溯到沙特阿拉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人畜共患病传播(可能是蝙蝠通过单峰骆驼传染而来),至今仍未得到控制,已导至27个国家的2494例确诊病例和858例死亡,病死率为34.4%。尽管SARS和MERS的病死率高得多,但由于感染病例数众多,COVID-19导至的死亡人更多。截至2020年2月18日,中国报告了72,528例确诊病例(占全球总数的98.9%)和1870例死亡(占全球总数的99.8%)。即CFR(估算病死率)为2.6%(CFR仍存在不确定性,在在湖北(2.9 %)与湖北以外地区(0.4%)差异较大 )。但由于对轻度和无症状患者的识别和计数仍有困难,COVID-19病例的总数可能更高。此外,中国对COVID-19的检测能力仍然不足,这意味着许多可疑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尚未纳入分母中。SARS和MERS的大多数继发传播都发生在医院,COVID-19的继发传播也正在发生。截至2020年2月11日,共有3019名医护人员感染(其中1716例确诊,5例死亡)。但是,主要传播手段不是继发传播,而是紧密接触。迄今为止,湖北以外的20个省已报告了1183例病例,其中88%包含2-4例确诊病例。值得注意的是,迄今为止记录的病例聚类有64%位于家庭范围内。因此,尽管COVID-19似乎比SARS和MERS更易传播,但要建立一个准确的R0估计或评估其动态仍为时过早,这方面需要更多的研究。△ 图2:比较SARS和COVID-19爆发的时间轴从图2可以看出,自2003年爆发SARS以来,中国政府提高了其应对流行病的能力,这些努力在应对COVID-19时效果明显。在2002-2003年SARS爆发中,当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疫情时已发生了300例病例和5例死亡,而在COVID-19疫情中,当报告给WHO时只有27例和0例死亡(2020年1月3日)。另外,COVID-19爆发在中国春节假期之前的特殊时期。在这样一个数十亿人次出行的重大节日期间里,政府采取的行动,不仅关乎速度,还有长假中大规模人口“迁徙”的影响。4. 下一步要做的目前我国抗击疫情另一个主要目标是帮助科学家在新冠肺炎变得更严重之前“争取时间(buy time)”。 中国非常感谢国际科学界、医疗界和公共卫生界的帮助。新兴的病原体没有国界,全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更加紧密联系,积极投身和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以便有效应对像COVID-19这样的流行性疾病至关重要。而至关重要的是,我们仍需在这一重大疫情事件上提升国际监测、协调、沟通等方面的合作,为应对这次疫情和未来的新的公共卫生威胁做更好的准备。参考资料:[1]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2130
(责任编辑:xsq)
7万余例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
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