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观经济处于下行周期、传统产业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那些代表前沿方向的新兴产业引发的市场关注尤为明显,当前的医药健康以及其中涉及的一些细分领域比如精准医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精准医疗,作为一个极其专业的垂直细分领域,在资本市场的关注下走进大众的视野。
据《全球癌症报告》数据,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在2005~2015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速为12%,预计2015~2020年复合增速将达到15%,是医药行业增速的3~4倍。
2015年,科技部成立了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并计划在2030年前投入600亿元。如今,精准医疗已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入选“十三五”百大项目,上升为国家战略。
值的注意的是,市场上开始出现很多原本不相干的企业购买设备声称要进入这一领域的现象,这种情形让不少行业人士提高警惕并发出“行业过热”和“出现泡沫”的声音。但不管是从商业应用还是从技术突破的角度来看,精准医疗及相关产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需求和行业发展来看,这一领域无疑仍拥有巨大的空间。
精准医疗的主战场是在肿瘤领域,其它如心血管病、糖尿病研究也在进行中。精准医疗具体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诊断是治疗的基础,而分子诊断则是精准诊断的核心。美国咨询公司Marketsand
Markets称,全球分子诊断市场的规模,2015年为近6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增长到93亿美元,年复合均增长率为10%左右,而中国分子诊断市场每年增速超过20%,为全球水平的两倍。
2016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ASCO)报告指出,癌症的挑战日益增加,预计全球在2030年被诊断的癌症患者将达到2200万。该报告还认为,有5个方向是未来肿瘤防治的关键:肿瘤干细胞研究和干预;更快捷、更廉价、更先进的基因组学技术;液态活检;纳米药物;医疗IT技术。其中,基因组学和液体活检这两项都同肿瘤的分子诊断相关。
就基因测序而言,测序市场从2007年到2016年二代测序的市场发展增速达50%,预计将来将保持20%左右的增长。目前国内基因测序市场的产业格局是:上游仪器试剂耗材由国外巨头垄断,国内华大基因等企业正视图突破;中游测序服务由于进入门槛低,鱼龙混杂,目前处于洗牌阶段,预计将来会倒掉一批;下游则规模更大,但市场有待教育。
自1975年第一代技术发展以来,目前基因测序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但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是目前市场上的商用主流。
华医资本合伙人曹锋有近20年医疗行业经验,他认为,三代测序将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但是预计在将来5~10年内二、三代基因测序会共存,且二代测序仍是测序市场商业应用主流。相较于二代测序,三代测序优势明显,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错误率达到15-40%,这也是其发展受限的最关键原因。另外,三代技术的成本大概是二代的6~7倍。“三代测序将来的主要应用价值将重点体现在液体活检方向。”
(责任编辑:x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