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暑假的快乐一半来自冰箱的雪糕,那另一半就是来自泳池里溅起的水花。报个班学游泳,或是去水上乐园玩一天,成了很多孩子们暑假必不可少的“功课”! 然而,泳池里暗藏的那些健康隐患,家长们都了解吗?知道如何做好预防吗?1 急性结膜炎(红眼病)主要是通过接触细菌和病毒传染,传染性极强,在泳池的环境中感染概率大大提高。孩子感染后有哪些表现?眼睛有异物感、怕光、发痒、流泪,典型症状为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严重者出现眼睑水肿,变成红肿的“兔子眼”。部分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全身乏力、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如果孩子在游泳后有相应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家长不要擅自用药。一般情况下,常规治疗1-3周后即可恢复,不会影响孩子的眼健康和视力。 如何预防眼部感染?1、在公共场所游泳时一定要佩戴泳镜,游泳前、后可以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眼药水;2、不要使用公共场所的毛巾,孩子和大人的毛巾要分开使用,洗脸时尽量使用干净流动的水;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证手部清洁,不要经常揉眼睛。2 急性中耳炎由于孩子耳部结构尚未发育完善,咽鼓管与中耳相连通,当鼻咽部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就可能通过咽鼓管感染到中耳,引起炎症反应。孩子感染后有哪些表现?会引发听力下降或者耳痛耳鸣以及心理烦闷,幼龄孩子无法清楚表达时会出现,对周围声音有反应差,喊名字不应答,总是抓耳朵,容易发脾气和生气,睡觉时容易醒来等。 如果孩子出现相应症状,也应尽快就医。及时、规范、有效的治疗,可以完全控制病情,从根本上解除病灶。常规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配合局部使用滴耳液。如果拖延加重病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听力健康,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如何预防耳部感染?1、游泳时可使用游泳专用耳塞,防止水进入,尽量不做大动作游泳(如跳水),避免呛水;2、游泳前认真检查耳部,如已有耳部不适,不宜游泳,以防加重病情;3、耳道内若积水,可将头偏向一侧,使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数次,使耳道内的积水自动流出,再用医用棉签蘸取耳道清洁液轻轻擦拭。4、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意掏耳朵,以免造成外耳道损伤。3 泌尿系统感染所谓尿路感染,是指细菌入侵了泌尿系统而导致的炎症反应,是儿童期比较普遍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孩子感染后有哪些表现?一般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不明原因发热等症状,甚至会出现尿失禁的现象。一旦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的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婴幼儿的尿路感染,会沿着尿液逆行感染肾脏,引起孩子肾功能损伤。所以及时发现,及时干预,遵医嘱规范治疗很重要! 如何预防泌尿系统感染?1、游泳前后用流水冲淋身体,在家长的帮助下认真清洗私处;2、多喝水(是水,不是饮料哦!),勤排尿,不要憋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儿童游泳时的泳衣、泳圈、泳镜等应自备,避免租赁公共物品;4、谨慎选择游泳、戏水的场所,尽量选择水质较好、人员较少的地方;5、提高自身抵抗力,生活有规律,饮食多样化,不要熬夜,注意劳逸结合。4 腺病毒感染近日,部分地区有多名孩子在公共场所游泳后出现连续高热、咳嗽等不适症状。经检测,显示腺病毒阳性。于是,这种病毒便引起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什么是腺病毒?腺病毒并不是一种新型病毒,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腺病毒传染性强,虽然人人都可能被传染,但最多见的是5岁以下儿童,其中6个月-2岁的婴幼儿尤其容易感染,感染潜伏期平均3-8天。 孩子感染后有哪些表现?腺病毒感染会引发高热、气喘、咽痛,部分患儿会伴有眼结膜充血。发病后在第1、2天出现39度以上高热,第3、4天高热持续不退,甚至有很多患儿体温会超过40度。部分患儿会发展为腺病毒肺炎,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呼吸困难,口周青紫等。腺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多为对症治疗,出现上述症状应尽早就医。如何避免腺病毒感染?1、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查看卫生许可证、水质公示等;2、出现发热、咽痛、咳嗽、腹泻等症状,不要进入公共泳池游泳;3、游泳时按规定穿戴泳镜、泳帽;4、游泳时尽量不要吞咽池水。
(责任编辑:dawenwu)
注意!泳池里暗藏的健康隐患,家长一定要知道
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