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假阴性四大原因,来了!

假阴性问题没那么简单国家卫建委:结果阴性也可能感染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在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需要排除可能产生假阴性的因素。具体因素包括:样本质量差,比如口咽等部位的呼吸道样本;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没有正确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技术本身存在的原因,如病毒变异、PCR抑制等。近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表示,用核酸检测确诊是正确的,但还要看取材,绝大多数采样是取鼻和咽,如果采样不准确,会造成很大的结果差异。同时钟南山还表示,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并没有媒体说的那么低。之前有媒体报道称,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只有30%-50%左右,有的甚至说只有20%-30%,其实核酸检测应该是比较准确的。核酸检测准确率不会这么低,但国内也确有患者检测4次都是阴性,第5次才是阳性的情况。2月8日,浙江青田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公告称,51岁男性患者章某某,2月1日起连续4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2月7日第5次核酸检测呈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1月30日《人民日报》报道,天津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在1月25日、1月28日共进行3次核酸检测,都为阴性,但是在1月30日的第四次检测中呈阳性。检测四五次才能确诊,这些真的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太狡猾吗?            假阴性的四方面原因对核酸检验假阴性,不少声音将原因指向核酸检测试剂盒,但实际上核酸检测是一个流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至假阴性。根据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信息,在被感染者中检出核酸,需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1)被感染者的细胞中有一定量的病毒;(3)可靠的体外诊断试剂;  患者:可能病毒含量太少核算检测试剂对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存在量有一定要求,如果病毒含量太少,现有的方法或许检测不到。据了解,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都会经历一个从感染后无症状,到轻度症状出现,再到严重症状出现的过程。不同病程、不同病情患者机体中的病毒存在量可能不同,已有病毒感染,但由于在相关部位采集不到病毒或采集到的病毒量太少,以致于现有方法检测不到,也称窗口期。王成彬表示,对临床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应该连续采集标本进行检测,这可能是临床患者多次检测阴性,阳性结果出现晚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任何病原学检测,都不能只根据一次阴性结果而做出排除性诊断,更不能根据核酸检测阴性而漏诊临床高度疑似的新冠肺炎患者,尤其在高发地区,在大面积流行期间。此外,患者不同部位的病毒存量也不一样。机体被病毒感染后,病毒通过鼻腔和口腔进入到咽喉部,再到气管和支气管,进而到达肺泡,不同病程阶段以及机体不同部位存在的病毒量有所不同,由这些部位细胞所含病毒受体占比不同所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泡上皮细胞的病毒受体表达占比最高,气道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则占比极低。因此,下呼吸道的病毒量明显高于上呼吸道,呼吸道病毒检出可能性又高于血液。肺泡灌洗液中最容易检出病毒核酸,其次是深咳痰,再是鼻咽部,再次是口咽部。但是采集肺泡灌洗液的标本却没有那么简单。               检测试剂:火速获批,质量或参差不齐疫情面前,检测试剂获批十分迅速。1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消息表示,已应急审批通过4家企业4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包括华大基因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华大智造DNBSEQ-T7测序系统获批、上海捷诺rtpcr、上海之江rtpcr。据了解,国家药监局启动应急审批程序,仅4天就批准四家公司四个产品,紧急应对疫情。目前已有多家械企完成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的研发或者获得注册证。根据上市公司公告,达安基因已获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的医疗器械注册证。迪安诊断、万孚生物、美康生物、透景生命等械企都已完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系列检测试剂新品的研发,部分已进入应急审批通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超过130家企业在生产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试剂。对于这些检测试剂的质量,近日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检验科发布《6 种国产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检测性能比较与分析》(下称《比较与分析》)。上述检验科医务人员收集院内1 例弱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因为弱阳性样品往往对试剂盒的灵敏度有较高要求,如果最低检出限达不到样品的检测浓度,则会导至假阴性结果。根据《比较与分析》,试验具体选取了圣湘生物、北京卡尤迪、硕世生物、中元生物、中山达安和北京卓成惠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基因检测类型均为 ORF1ab 和 N 基因两个靶点。最终研究结果表明,国产 6 种试剂对弱阳性样品的检测能力参差不齐,少数试剂对两个基因靶点均能检出,而部分试剂只能检测出其中一个。从试剂方面分析原因,可能与试剂引物设计有关,也可能与各位点检测灵敏度相关。某知名诊断械企相关负责人对赛柏蓝器械表示,检测试剂灵敏度是个重要因素,因为DNA比RNA稳定,所以要先把RNA逆转录成DNA,到一定浓度后,通过试剂中的引物和探针对相应基因靶点进行检测。每个厂家试剂中引物和探针的灵敏度都有区别,浓度、纯化程度以及试剂中酶、金属离子等成分与质量的差异,都可能影响扩增效率和最后检测结果的灵敏度。王成彬分析称,由于本次疫情的特殊和紧迫性,很多厂家研发试剂来不及完成正常流程,无法得到一定数量临床患者标本的验证,只能通过模拟真实标本中的病毒进行验证。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也表示,部分厂家的试剂产品由于研发时间短,也没有使用已知临床样本进行必要的性能确认,可能存在对试剂优化不充分以及试剂批间差异大等问题。            抗体检测辅助,降低假阴性率综上所述,核酸检验的假阴性有多方面因素,如标本中寻找病毒有概率性、不可能所有医护人员都操作规范等,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但并不代表没有其他办法有效降低假阴性的概率。2月15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在钟南山院士的指导下,实验室联合多家研究机构,最新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已在实验室和临床完成初步评价。据介绍,此试剂盒仅需采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500至1000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条带。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表示,补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抗体检测,这一办法对降低假阴性率行之有效。据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官微介绍,特异性抗体检测是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抗原检测抗体的存在,间接证明人体已感染或曾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据了解,检测的抗体主要分为IgM和IgG两类。一般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IgG抗体在感染中晚期出现,滴度有一个持续增高的过程,并在血液循环中保持较长时间存在。但是要注意,虽然抗体检测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人体感染病毒,但并不能取代核酸检验的金标准地位。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强调,检测特异抗体也可以明确患者是否“近期或既往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有助于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上疑似患者的确诊。但是特异抗体检测阳性不能像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一样作为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因为抗体检测容易受到血液标本中的一些干扰物质,如类风湿因子、非特异IgM、溶血所致的高浓度血红蛋白等的存在而出现“假阳性”结果。与此同时,已有械企完成研发或取得相关产品的注册证。2月21日,安图生物发布公告称,近日已取得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具体包括肺炎支原体 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呼吸道合胞病毒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肠 道 病毒 71 型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2月20日,万孚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务院通知,申报的适宜于疫情现场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快速检测试剂、基于荧光微球/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二个项目的产品推荐进入应急审批通道。2月21日,迈克生物发布公告称,目前公司已完成新型冠状病毒 IgG 和 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直接化学发光法)、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IgG/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研发工作。
(责任编辑:xsq)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