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一项新的研究显示,通过直肠壁前列腺活检穿刺或可导致不同程度勃起功能障碍(ED)的作用“可能被低估”。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Katie Murray博士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经活检并摒除年龄、被诊断癌症和活检前的状态等因素后,大多数男性的勃起功能评分是“显著下降”。
虽然早在2001年ED就被认为是前列腺活检的并发症之一,但相应的数据并没有像潜在的不良事件如血尿、疼痛、排尿异常和感染等那样得到很好的积累。
在他们的前瞻性研究中,Murray博士及其团队使用了标准的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对具有高水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并经过直肠 – 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的220例患者进行了评估。
在这项研究中,经历活检后IIEF-5中位得分要较基线水平显著降低(15.5 VS 18.2; P <0.001)。活检4周及12周后的得分也显著降低(17.3 VS 18.4,P = 0.008)和(16.9 VS 18.4,P = 0.004)。
研究团队并没有直接说针刺该神经密集区导致物理性损害进而导致ED。他们认为“这种影响的确切原因仍有待确认。”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8月的 BJU International杂志上。
在针对该研究的同期评论中,来自芝加哥大学的Brian Helfand博士认为“心理压力”也可能导致ED。在该研究中,虽然有些患者的IIEF-5得分持续3周都较低,但经历活检后被证明是良性的,其中一组患者1周后勃起功能出现快速的恢复至基线水平。
Helfand博士指出,在其参与的一项研究中表明,一个前列腺癌诊断“可影响一个男人的勃起功能,在前列腺活检后。”
有关这个问题的文献研究是喜忧掺半,有些研究认为活检会引起勃起功能障碍,有些研究则认为活检不引起勃起功能障碍,Helfand博士补充说道。然而,Helfand博士建议“应该教育患者知晓勃起功能在短期内可能会有变化。”Murray博士及其团队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没有参与该项研究,但在被邀请对这项研究进行评论时,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Clint Bahler博士认为这项单组研究在证据方面是非常强的。
“他们应该对另外一组具有高水平PSA但没有进行活检的男性进行随访然后进行比较。”Bahler博士说道。
跟Helfand博士一样,Bahler博士指出,相较于被检测出患癌的男性,那些良性的男性也具有一短暂的ED,这一比例达到67%。
对于没有被诊断出患前列腺癌的患者,仅在1周后的随访中发现IIEF-5平均得分较低(P <0.001)。可对于被诊断出患前列腺癌的患者,其在活检后第1周和第12周的平均得分都低(P <0.001)、(P = 0.001)。
值得注意的是,良性组并没有详细的分数突破记录。“他们应该向我们提供良性组的分数数据,但这是作为审查用的,然而这也是值得怀疑的地方,”Bahler博士说。
Helfand博士、Bahler博士及研究人员均怀疑长期的勃起功能障碍或跟患者本人的因素相关,包括压力、被诊断患癌以及年龄等因素。
正如 Murray博士的研究小组所言,“这些患者IIEF-5得分下降的确切机制很可能是多因素性的,包含心理因素、对结果的担心、对活检的担心甚至包括解剖因素如神经损伤和血肿——都有潜在相关可能。”
基线情况,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ED状态被报告为不通过的男性比例为39%,轻度为22%,轻到中度为15%,中度为10%,重度为14%。
据研究人员报道,年龄在这些男人经历活检后的勃起功能分数中似乎扮演着一个角色。
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的男性,平均IIEF-5得分仅在第1周的随访中是低的P = 0.015)。可对于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男性,平均IIEF-5得分在第1周、4周、12周都是低的(P <0.001)、(P = 0.024)和(P = 0.005)。
研究人员还使用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调查问卷来评估这些男性。它们集中在较低尿路症状相关的数据,并发现在第1周、4周有显著的变化,可在第12周却没有。换句话说,在这个队列研究的男人中,他们的症状改善的平均时间需12周。
(责任编辑:zqg)
前列腺活检导致勃起功能障碍可能“被低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