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量医生将下社区工作!

近日,上海市卫计委主任沈晓初透露,“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做实家庭医生制度,还将鼓励二三级医院医生或个体执业医师在取得全科医师资格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或全职工作。

  沈晓初同时表示,三乙和部分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要成为区域医疗中心,部分二级综合医院要转型为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成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服务职能的平台、全科医生执业平台、医养结合平台。

  听到这个消息,界妹真是既欣慰又震惊。欣慰的是一直以来地位尴尬的二级医院终于要熬出头啦!震惊的是大量二级医院的医生要下社区了!

  有关部门一直强调要控制三级医院规模,但界妹翻看了《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以后,却是眉头一紧,非但三级医院的扩张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虹吸效应反倒愈发显著。

  《年鉴》显示,三级医院的诊疗人数比从2010年的13.03%上升到2014年的18.39%;而五年来二级医院却始终停留在15%左右,总体还呈下降趋势。

  同时,让界妹惊讶的是,三级医院术后转诊制度建立后,二级医院也没捞到太大好处。根据《年鉴》,二级医院的入院人数从2010年的5115.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7005.7万人,五年增长率为36.95%,远低于同期一级医院的72.09%。事实上,大部分病人被直接转至一级医院或部分社区卫生中心!

  笔者担心,在发展方向和身份定位已经相对模糊的情况下,二级医院在夹缝中生存的状态很可能进一步加剧!

  另一方面,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通知》规定,县级原则上只设1个县办综合性医院和1个中医院,其余的将会转型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是引入社会资本共同经营。

  种种迹象表明,大量二级医院将面临转型或者关闭,随之而来的必定是一大批失去原有身份的二级医院医生!

  这部分医生怎么办?要么失业,要么转型!

  要怎么转型?去三级医院吗?这对绝大多数二级医院医生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在推进分级诊疗、强基层的形势下,一些三级医院的医生也将面临着下基层的风险!

  转为康复医生?市场对康复医生有那么大需求吗?

  听过沈晓初主任的介绍之后,界妹醍醐灌顶!二级医院医生完全可以进修全科,在取得全科职业资格以后,或选择专科兼职全科,或干脆成为家庭医生!

  9月4日,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在“2015中国全科医学大会”上表示,力争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而根据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数据,中国目前全科医生数量为17万人,缺口达到18万人,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全科医生将以每年3.6万人的速度增长。

  巨大的缺口意味着巨大的机会。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中国的全科医学或将迎来春天。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异常骨感。虽然社区医生的前途很光明,需求很旺盛,但二级医院医生转型绝不像说的那么简单,除了知识结构的调整,医生必须适应从坐等病人上门到主动提供服务的改变。

  而且最为现实的问题是,即使是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市发达区县,全科医生的年收入也难称丰厚!收入不能匹配,谁愿意甘心到基层工作?

  提醒有关部门,如果社区医生的待遇跟不上,医生下社区只能是纸面上的一厢情愿!
 
(责任编辑:lgh)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