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规培一律为3年,不再分本硕博!

1,071

这已经时一条旧闻了,不知为何最近又被翻炒了。 2年前一篇题为《上海规培进入3年时代!》在医生圈中刷屏,在规培医生及不少医学生中引起了不少轰动,何为3年时代?因为上海各教学医院当年收到通知:全上海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时间即将统一延长至三年,规定自通知下发之日起施行。 此规定的实施对大部分即将进入以及已经进入规培基地的同学,尤其是熬过了漫长实验室生涯的大龄科研型博士们是一个绝对的噩耗,而该决定甚至会对本科医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造成决定性影响,八年制最大的优势——年轻也可能彻底不复存在。 在我国,规培制度开始之初就是以“同质化”培养医生,而事实上由于地域、经济、教育的差异,做到全国同质化还是有难度。 上海从2010年开展医学毕业生规培,到现在也不过10余年,上海最早的培训年限是依据规培者的学历,本科3年,硕士2年,博士1年。 到了2014年,卫计委定下了“5+3”的规培模式。这个政策中最大的改变就是,硕士、博士分为专业型和科研型,区别考虑。但是在规培年限上,各个医院还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把握,博士一般也不会规培3年。 到了2015年,教育部、卫计委启动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毕业生可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4证,也就是俗称的“四证合一”硕士。理论上,“四证合一”硕士比传统硕士+规培要早2-3年毕业。 到了2016年,除了规培外,更提出要开展“专培”,培训年限变为“5+3+x”。 2018年,卫健委发布了一个文件《2018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招收与结业考核工作政策解读》,全文很长,主要内容就是:已经毕业的专硕和专博都不再强制要求规培。已经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生,不需要规培。 2019年,重点来了!在上海,规范化培训一律为3年,不再分本硕博,一刀切。各医院自主权取消,一切按文件来。培训年限方面,直接与美国看齐了~那规培内容又如何呢?在美国的规培对于实践操作、诊疗病例、主刀手术都有明确的数字化要求,这就是“标准”,而且每年的要求都会更进一步。但在上海,规培医生做的还是收病人、写病历、贴化验单、换药等低技术含量的活。我们3年的规培内容,只是美国第一年的规培内容*3。规培医生,在很多科室都只是用来给本科室医生分担夜班的,有多少医院敢让规培医生独立坐门诊,又有多少医院敢让规培医生做手术主刀?规培完成后,我国的住院医师都难以独立门诊,更是无法独立完成阑尾切除术、剖宫产术这类手术。而规培医生最后能否出科,更多取决于带教老师的主观评价。这样各医院,各科室不同的带教老师,水平不一,有的松有的严,规培出来的医生能够达到“标准化”吗?更何况在上海,规培结束后也很难留在规培医院,需要二次求职。所以对很多医院来说,规培医生是“外人”,那带教就更不会上心了。我国的规培待遇就有点尴尬了。在中国的规培医生,几乎没有不哭穷的。待遇问题直接导致了规培医生对现有制度的不满,感觉自己并不能在医学上有所提高,而是被医院压榨的廉价劳动力。但是规培证又是今后做医生的必要条件,那自然就是,规培年限越短越好。越早培训完,越早找工作赚钱。总之,我国现在的规培政策,虽然初衷是好的,但由于时间较短,相比于美国已经执行了100多年的政策,执行的时候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不论是最关键的效果“标准化”,还是政府应该给出的相应补贴,还是规培医生对于规培制度的信任与认可,做的都不够。这样的规培政策无法减小各地医疗水平的差距,更是成为了医院获取“廉价劳动力”的工具。所以,想获得像美国规培那样的效果,建议对现有政策做以下改变。建立全国规培统一量化标准,使各地规培真正做到“规范化”;改带教老师单一评价为医护、行政全面评价加大补贴,提高规培生待遇;最后,还是默默为坚守在医学事业上的人加油!
(责任编辑:dawenwu)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