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遗传咨询时通常会讨论基因检测。事实上,咨询者经常在进行遗传咨询时即期望进行基因检测!但是,只有5%~10%的肿瘤与遗传基因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基因检测并不适合每个个体!对于那些有家系肿瘤史,可能会有阳性检测结果者才有必要进行特定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基因检测。
——基因Talks
长期以来,人们对肿瘤是否可以遗传心存疑虑。恰巧这几天,小编写了几篇有关遗传性肿瘤的文章,有些人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有癌症家族史?自己会不会得肿瘤?需不需要做基因检测?哪些人需要做?应该怎么做?怎么解读?
今天小编就将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其实,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现已阐明:有些家族性肿瘤确有遗传性,但遗传的不是肿瘤本身,而是易患性。细胞中的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种系变异可通过生殖传递,由于这两类基因是维护细胞稳定性的关键,所以其单基因变异就可能高概率的引起特定肿瘤,并且常常有肿瘤以外的某些综合征表型。
*各类肿瘤中部分遗传性肿瘤的占比
今天小编从下面四个方面跟大家分享有关遗传性肿瘤方面的知识:
一、遗传性肿瘤到底需不需要做基因检测?
据估计,人类中约有5%~10%肿瘤是由于某些基因的种系变异(胚系突变)遗传而发生的!虽然这些肿瘤在肿瘤总负荷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对于携带这些种系变异的个人和家族来说,危害几乎是100%的!几乎是100%的!几乎是100%!(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因此,对特定的高危人群和个体进行变异基因检测,并对携带者进行有效的防治和干预,是现在肿瘤医学的重要发展趋势。所以,对于那些有家系肿瘤史,可能会有阳性检测结果者就有必要进行特定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基因检测。
二、哪些人需要做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
临床遗传咨询
根据陆国辉老师《临床遗传咨询》一书,遗传性肿瘤主要有如下特点:
家族里同时出现多个患有相同或者相互间关系密切的肿瘤的病人:比如,亲人中既有患乳腺癌的,又有患卵巢癌的。
发病年龄小:一般我们认为50岁以上患的肿瘤更倾向于是散发的(非遗传性的),若有家属50岁之前得了恶性肿瘤,应该更加重视。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也就是说,肿瘤病人在家族里大多呈纵向分布,即从上一代往下一代传递。
罕见肿瘤的出现:肿瘤在异常人群里出现,说明患遗传性肿瘤可能性大,例如男性患了乳腺癌。
多个或者双侧肿瘤的出现:比如双侧乳腺癌,双侧肾癌,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
多个原发性肿瘤在同一个病人身上出现:如一个患者既有原发性肠癌,又有原发性卵巢癌。
非肿瘤临床表现的出现:如Cowden综合征,该疾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多重错构瘤及某类肿瘤发生风险的增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包括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甲状腺癌等,皮肤方面表现为口腔及皮肤乳头状瘤,胃肠方面表现为混合性息肉(包括错构瘤)。
无外环境风险因素的发现:一般我们认为肿瘤是复杂疾病,肿瘤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包括与致癌物质的接触)共同作用的结果。外环境条件不存在的情况下肿瘤的发生必然与遗传密切相关。
满足上述特点之一的家系成员(肿瘤患者或者目前健康的人)应该进行基因检测,明确是否携带遗传性肿瘤相关的突变基因。
切记,只有符合上述遗传性肿瘤特征的家系人员才建议做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
因为,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通常是不建议低风险的客户进行遗传基因检测,因为获得阳性结果的可能性低。从此类检测中获益的可能性很小,并且和其他医学检测一样,可能得出不确定的结果(比如意义不明的突变-3类),徒增不必要的筛查和焦虑。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劝慰低风险的客户,他们没达到符合遗传基因检测的标准,没必要做基因检测。只要做出建议的理由解释充分,客户依然可以理解。然而可能有个别客户,尽管先验风险低,仍然坚持要进行遗传基因检测,这时候可以告知她,鉴于没有明显的家族史,检测为阳性的可能性很低!
目前,像肺癌、肝癌等,由于遗传因素还不明确,除非家族中有特殊病史(极罕见),在患者咨询时,正规的基因检测机构都不会建议其进行肺癌、肝癌的遗传性肿瘤的基因检测。所以在做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单位进行咨询和检测,才能做到科学的检测,保证自己的利益。
三、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应该怎么做?
如果一个家系被评估适合进行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接下来的问题是要决定哪些家庭成员是进行检测的最佳人选?
✦ 一般来说,最理想的情况下,最合适/最佳的人选应该是先征者(患癌者),他是最有可能携带基因突变的那个人;或者家系中的肯定携带者,比如某个个体的父母和子女中有人曾患某种综合征相关肿瘤。
✦ 如果家系中患者去世(或不能检测),应先检测该家系中患者的直系亲属。其实,从遗传学角度来看,检测的目的是确定家系肿瘤的潜在原因,也就是为了得到阳性检测结果。检测一个 50% 风险携带基因突变的个体比检测有 12.5% 几率携带突变的表亲更有意义!
✦ 如果家系同时患癌,一般建议检测肿瘤发病年龄最小的成员。不过对于儿童检测应更谨慎,对儿童检测成年发病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很少能得到任何医疗益处。
✦ 如果个人和家族病史可能提示可检测两个或更多不同的肿瘤综合征(个人和家族史的偏向性不一样),这时候一般建议同时检测多种肿瘤综合征,查出答案的可能性更大些。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的流程对于专业内的人士并不陌生,对于大众来说可能就是比较高大尚的东西,整体的步骤为:
知情同意书 → 申请表 → 签字 → 付款 → 样本采集(唾液/血液等) → DNA抽提 → 核酸检测(NGS+Sanger)→ 数据分析 → 生信解读 → 遗传咨询。
*部分临床可提供检测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列表
四、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应怎么解读?
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的解读是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和胚系突变等位基因解读实证联盟(ENIGMA)等给出的分类等级:
很多人在咨询做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时都有这样的疑虑:如果检测到携带遗传易感基因就一定得肿瘤吗?如果没有就肯定不会得肿瘤吗?其实,并不是携带了遗传性肿瘤的易感基因,就 100% 得肿瘤,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的重点在于针对性的预防。
遗传性肿瘤患者有 50% 的概率会遗传给后代,如果是有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做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是否有罹癌风险。若不幸结果是阳性,那么就要针对性的预防相关肿瘤的发生;如果是阴性的结果,就不用过多的担心。但阴性结果并不意味着就肯定不会得肿瘤了,因为肿瘤的发生也受后天因素的影响,环境、生活习惯等等也与肿瘤的发生有关,所以,保持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最后,就是提醒大家,现在的基因检测市场,产品琳琅满目,鱼目混杂,不要上当受骗,被一些肿瘤易感基因检测产品冒充遗传性肿瘤易感基因产品给骗了,那个更偏向娱乐性,与遗传性肿瘤产品的临床意义并不能等同(如伤害了某些公司/个人的利益,请一笑而过!),相关链接可点击:金庸、李咏因癌去世丨教你如何科学的认识那些与肿瘤有关的基因检测产品!!!
遗传性肿瘤检测的是癌基因、抑癌基因或DNA损伤修复基因的突变,这些基因突变的特点是“频率低、致病性高”,即这些基因突变在总人群中携带概率很低,通常不到1%,但一旦携带有这种突变,则得病的概率非常高,可能在80%以上;而肿瘤易感性检测的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其特点是“频率高、致病性低”,其在人群中频率往往可达到5~50%,但通常不直接致病,而是增加患病的风险。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