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输血方式分类 出于治疗的需要,输血可采用非常规方式,如加压输血、加输血和置换输血等。 ( 一 ) 加压输血当患者发生急性大出血时,为尽快补足血容量、恢复血压、保证重要脏器…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1、非溶血性…
(一)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发冷发烧、恶心呕吐、多处疼痛(腰、背、腹、胸、头、输注处)、呼吸困难、低血压、心跳快、血红素尿、过 度出血等。…
1.输血的目的是什么? 输血的主要功能是补充红细胞以保持患儿的血红蛋白在正常的范围内。正常情况下,6个月--6岁儿童血红蛋白应大于110G/L,6-14岁应大于120G/L. …
血液储存时间是否会影响输血患者的病情转归?这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临床输血问题,也是当前输血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日前,《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
输新鲜血在供血服务中,常会碰到患者及其亲属提出要新鲜血的情况,认为输注的血液越新鲜越好。其实,血液中除有用的细胞、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外,还有许多病原体在血液保存过程中可以自然被灭活,…
随着科技的发达,“成分献血”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让为爱举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全血捐献”。成分献血是指捐献某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目前成分献血采用机器自动采集的方式,包括了单采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