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初诊时,患者体内的白血病数量为1012~1013。诱导治疗缓解后,虽然骨髓常规检查时显微镜下已经看不到白血病细胞了,但患者体内的白血病细胞仍然有108~109,这就是微小残留…
1.序言:在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2015年发布的有关外周血细胞形态标准化命名和分级标准中,有这样一个名词:Hypogranulation – neutrophil(中性…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症状。全身各系统疾病均可引起贫血,查明贫血的性质和病因对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针对贫血的检测技术…
1、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参考值为10——10*109/L。 (1)增多:见于骨髓增生时(如白血病、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 (2)减少:见于造血组织功能减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白细胞三分群分类法与显微镜下的白细胞分类原理不同。三分群法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是电阻抗原理,即细胞作为一种物理颗粒,在通过电场时产生电阻,从而出现脉冲波,脉冲波的数量反映了血细胞…
1 TEG全面动态观察凝血及纤溶全过程,能快速完整地检测从凝血开始至血凝块形成及稳固的全过程,并提供有关凝血及纤溶的性质和动态方面的资料。 常规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测只是检查离体血浆和…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临床常用的术前准备、临床抗凝药物治疗监测、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过筛试验…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 王蓓丽,潘柏申 引言 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
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在临床常用的术前准备、临床抗凝药物治疗监测、凝血因子缺乏或减少过筛试验…
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合并凝血功能紊乱如血液病、肝脏疾病、DIC、重症休克、肿瘤及大量输血等,围手术期处理较为复杂。处理不当往往导致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外科手术异常出血的发生率约为0.05…
同型半胱氨酸的另一重要作用你知道吗? ——辅助诊断巨幼细胞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