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性口….

药物过敏性口炎(allergicstomatitis)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表现为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表面有黄白色渗出物,疼痛明显。

目录

1.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药物过敏性口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药物过敏性口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4.药物过敏性口炎应该如何预防
5.药物过敏性口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药物过敏性口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常规方法

1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过敏体质者因使用药物引起变态反应而发病。各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物过敏性口炎。常见的有抗生素类,如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等及磺胺类。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等。催眠与抗癫痫药,如鲁米那、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等。中成药也有引起药物过敏性口炎的,但远较西药低。引起药物过敏性口炎的药物仅少数药物是全抗原,如人体丙种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和某些疫苗等。大多数药物和其代谢分解产物为半抗原,需与机体内大分子的载体蛋白结合后才能成为全抗原。药物抗原通过和抗体结合或致敏淋巴细胞而产生变态反应。

2药物过敏性口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药物过敏性口炎可能会引起眼部损害、邻近部位损害等并发症。疾病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一经发现一定要及时治疗,并积极预防并发症。

3药物过敏性口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1、药物引起变态反应需要一定的潜伏期,由初次24~48小时发作,反复发作缩短至数小时或数分钟。病损可单发于口腔,也可伴有皮肤损害。口腔病损好发于唇、颊、舌和上腭。常见病损为单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表面有黄白色渗出物,疼痛明显。
  2、皮肤病损好发于口唇周围,颜面部,四肢下部,手、足的掌背两面,以及躯干等部位,常单个发生。表现为红斑、丘疹、大疱等,最常见的病损为圆形红斑。有时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水疱,称疱性红斑,皮肤有瘙痒不适感,疼痛不明显。病损出现在比较固定的位置,又叫固定药疹。常见于唇部周围皮肤,多有色素沉着。发病时呈暗红色,边缘比较齐,圆形或椭圆形。

4药物过敏性口炎应该如何预防

  1、不滥用药物。尤其是易引起过敏的磺胺类药、解热镇痛药等。
  2、询问药物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不用结构类似的药物。
  3、建立药物过敏卡,让患者牢记过敏药物,看病时交给医生作为用药参考。

5药物过敏性口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斑贴试验:斑贴试验是测定机体变态反应的一种辅助诊断方法。根据受试物性质配制适当浓度的浸液、溶液、软膏或直接用原物作试剂,将试液浸湿4层1cm2大小的纱布,或将受试物置于纱布上,置前臂屈侧,其上用稍大透明玻璃纸覆盖,四周用橡皮膏固定,经48小时取下,可诱发局部皮肤出现反应,于72小时根据局部皮肤表现判读结果。
  2、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
  3、致敏物质的淋巴细胞转化率试验。
  4、白细胞移动抑制试验。

6药物过敏性口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饮食需要禁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绿色食品:
  调整饮食结构,摄取营养丰富、全面的食物,摄取含有丰富蛋白质、氨基酸、高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每天有一定量的新鲜蔬菜,提倡摄入全谷食物,保证有足量的微量元素及饮食纤维素。

7西医治疗药物过敏性口炎的常规方法

  1、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以及与其结构相似的药物。
  2、应用维生素C、10%葡萄糖酸钙。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减少渗出,减轻炎症反应。
  3、应用抗过敏药物,内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氯苯那敏、赛庚啶、苯海拉明。
  4、面积广泛,糜烂和渗出严重者,可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口服强的松每日30mg-60mg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待症状减轻后,改为口服维持。
  5、如有感染存在,选用抗生素时应注意避免使用易过敏药物,可结合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过敏反应发生较少的抗生素(如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如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应注意有无真菌感染的可能,如确诊应尽快加用抗真菌药物。
  6、局部用0。1%依沙吖啶、0。05%复方氯己定含漱剂含漱或湿敷。外用养阴生肌散、冰硼散、白清胃散、青黛散等,以清热消肿,收敛生肌。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