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血管瘤

小肠血管瘤属错构瘤,多源于黏膜下血管丛,亦可来自浆膜下血管。血管瘤为真性肿瘤,多发生于空肠,其次为回肠。 消化道出血是小肠血管瘤的主要表现,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录

1.小肠血管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小肠血管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小肠血管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4.小肠血管瘤应该如何预防
5.小肠血管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小肠血管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小肠血管瘤的常规方法

1小肠血管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小肠血管瘤的病因尚并不明确。血管瘤一般来自黏膜下层的血管或淋巴管,亦可来自浆膜下血管。小肠血管瘤的90%以发生于空回肠,其中以空肠最多,约为48.2%,其次为回肠(41.6%)。十二指肠血管瘤仅8%~10%。

2小肠血管瘤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小肠血管瘤的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贫血
  长期间断性的血管瘤出血可致病人贫血,临床常误诊为缺铁性贫血。
  2、肠梗阻
  海绵状血管瘤可包绕小肠引起肠梗阻。患者表现为不完全性或完全性机械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
  3、肠套叠
  小肠血管瘤并发肠套叠较少见。

3小肠血管瘤有哪些典型症状

  小肠血管瘤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小肠血管瘤的主要表现,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约1/3~1/2血管瘤患者可有消化道出血。血管瘤表面的黏膜常可形成溃疡而致慢性出血,患者出血量多较小,可呈现间歇性黑便,柏油样便或仅有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近端空肠血管瘤破溃偶可引起呕血。
  2、腹痛
  部分病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多为中腹部隐痛、钝痛,无明显规律性。
  3、肠梗阻、肠套叠
  小肠血管瘤并发肠梗阻、肠套叠较少见。肠梗阻多是由肠套叠所致,常可自行缓解,呈间歇性,发作时腹部可触及套叠包块。
  4、食欲减退
  部分病人因长期慢性失血、梗阻、腹痛而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4小肠血管瘤应该如何预防

  消化道出血是小肠血管瘤的主要表现,也是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小肠血管瘤目前尚无预防方法,只能食用少渣食物以减少出血机会。

5小肠血管瘤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小肠血管瘤的辅助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长期慢性出血者可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粪便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可阳性。
  二、其他辅助检查
  1、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出血期间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检查是定位和定性的最好诊断手段。
  2、纤维内镜检查
  镜下可见小的突出在肠腔内的息肉状肿物,呈红色或紫红色,局限或弥漫性分布,或仅见暗红色或紫红色斑。
  3、X线检查
  X线对局限息肉型血管瘤有一定价值。偶尔腹部X线检查可发现有多数移动之钙化点,表示血管内血栓有钙化。

6小肠血管瘤病人的饮食宜忌

  小肠血管瘤的患者在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肠血管瘤病人要忌烟酒,忌暴饮暴食,忌食葱、蒜、花椒、辣椒、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盐腌、烟熏、火烤和油炸的食物,特别是烤糊焦化的食物。
  3、忌霉变、腌醋食物,如霉花生、霉黄豆、咸鱼、腌菜等。
  4、忌食多骨剌、粗糙坚硬、黏滞不易消化及含粗纤维食物。

7西医治疗小肠血管瘤的常规方法

  对于有症状的小肠血管瘤病例可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大多数手术的目的是止血。治疗时需注意以下两点:
  1、确定出血部位
  由于肿瘤质软,小的肿瘤术中难以用手触及,定位困难,可采用肠管透照并结合触摸,在肠管充气后更易显示病灶。术中内镜检查,可提高病灶发现率。术中注入标记99mTc的红细胞,将肠管分段钳夹,分别测定各段肠管的放射活性,可确定出血部位。
  2、手术切除范围
  手术切除有病变的肠段,切除范围与良性小肠局部切除范围相同。手术中应注意详细探查病灶,以免遗漏。如无其他隐性出血部位,一般即可治愈。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