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俊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61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0
【摘要】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把72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蛋白阴性和阳性两组,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这两组患者尿的MA、IgG、TRF及RBP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阴性时,尿微量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尿蛋白定性阳性时, 尿微量蛋白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尿蛋白阴性组(P<0.01)。结论:四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更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以及判断其病变部位和损伤程度,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蛋白 微量白蛋白 免疫球蛋白G 转铁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一种常见并发症,约25%~40%的DM患者在发病若干年后将发展为为DN[1],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DM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常用的肾功能监测指标是血肌酐、尿蛋白、肾小球滤过率等,但均是肾功能损害的晚期指标,使临床的诊断常常滞后。DN如能早期诊断,及早干预治疗,去除不利因素,则肾脏病变可能恢复。本文通过对72例DM患者,40例健康人的尿微量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定量检测,探讨这4项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及病情进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连续收集解放军第161医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2型DM患者7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9±10.2)岁,其诊断均符合WHO 1998年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肾脏损害。根据尿蛋白定性试验分为尿蛋白阳性组和尿蛋白阴性组;另外选取经本院体检健康者40例作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0±11.6)岁。 1.2 实验方法和材料 留取患者晨尿,离心取上清液,在桂林华通MA4210尿液化学分析仪上作尿蛋白定性后,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量四种尿微量蛋白MA、IgG、TRF和RBP,配套试剂、标准液及质控物由上海北加生化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三组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见表1。 表1 三组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略)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尿蛋白阴性组比较,#P<0.01。 3 讨论 MA为分子量69000的中分子量蛋白质,带负电荷,正常情况下尿中仅有微量排泄,在肾小管中几乎可被完全重吸收。当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时,MA滤过量超出肾小管重吸收量,尿中MA含量可升高。因此尿MA可作为早期肾小球受损的标志蛋白。现尿MA已被国内外公认为DN早期预测的指标[2]。 IgG分子量160000,是大分子量免疫球蛋白,通常不易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尿中含量极微。在肾小球受损较重时,尿中IgG才会增加。因此尿IgG升高与肾小球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大多伴有非选择性蛋白尿。文中表1显示,尿蛋白阳性组IgG较尿蛋白阴性组显著升高,尿蛋白阴性组IgG较对照组有升高,但不及尿蛋白阳性组显著,表示随着病情发展,肾小球损害在加重。 TRF分子量7700,与白蛋白接近,所带负电荷较白蛋白少,因而更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当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受损时,尿中TRF含量会增高。因此尿TRF也是早期肾小球受损的标志蛋白。Hiratsuka等检测了糖耐量障碍患者尿TRF及尿MA,尿TRF较尿MA增高更显著,认为尿TRF较MA更敏感地反映DM早期肾损害[3]。 RBP分子量22200,是亲脂载体蛋白,血RBP迅速经肾小球滤过,在肾近曲小管重吸收而分解,尿中含量极微。肾小管受损时,因影响了RBP的重吸收及其降解,尿中含量明显增加。因此RBP可作为早期肾小管受损的标志蛋白,还有两个优点:RBP在酸性尿液中稳定性较强;特异性高,临床上唯有肾功能衰竭能使血清RBP增高[4,5]。 综上所述,尿MA、IgG、TRF、RBP的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及判断其病变部位和损伤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4项指标联合检测能够提高早期诊断率,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实现了检测的自动化,过程便捷,特异性高,结果准确,留取标本方便无创,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Rossing P,Rossing K,Jacobsen P,et al.Unchanged incidence of diabetes nephropathy in IDDM patients[J].Diabetes,1995,44(7):739743. [2] Mogensen CE,Keane WF,Bennett PH,et al.Prevention of diabetic renal disease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icroalbuminuria[J].Lancet,1995,346(8982):10801084. [3] Hiratsuka N,Shiba K,Nishida K,et al.Analysis of urinary albumin,tranferrin,NacrtylbetaDglucosaminidase and beta2microglobuin in patien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J].J Clin Lab Anal,1998,12(6):351355. [4] Monaco HL.The transthyretinretinolbinding protein complex[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0,1482(12):6572. [5] 姚建.肾小管标志蛋白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7,13(2):113115. (责任编辑:lab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