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肺结核的测试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痰样本的质量,目前痰收集方法对结核诊断的影响研究尚不充分。近日研究人员对此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研究人员在12岁以上人群中就非侵入性痰收集方法对肺结核实验室测试影响开展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研究人员收集了截止2017年4月的相关资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和网络元分析对数据进行了分析,采用逻辑回归法确定异质性的潜在原因。
共23项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纳入本次荟萃分析,时间跨度从1959年至2017年,涉及8967名患者以及19252个痰样本。研究发现,集中痰收集法可提高显微镜结核病诊断效果(OR 1.6, 95% CI 1.3-1.9, p<0.0001)。在痰收集前、收集观察过程中以及物理治疗时,对患者提供指导可提高显微镜检查的诊断效果(OR 1.6, 95% CI 1.3-2.0, p<0.0001)。晨痰不会显著提高显微镜检查的诊断效果(OR 1.5, 95% CI 0.9-2.6, p=0.2)。网络荟萃分析证实了上述发现,证明集中和指导的痰液收集是提高显微镜诊断的有效方法。 研究发现集中收集以及相关痰样本收集指导大大提高了结核病诊断效果。在分析设备越来越进步的今天,适当的痰样本收集方法对于结核的防治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原始出处: Sumona Datta et al. Comparison of sputum collection methods for tuberculosis diagn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pairwise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Lancet Glob Health. June 15 2017.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