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杂志 《Clinical Chemistry》上在线发表一项关于时间生物标志物分析显示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死亡或心肌梗死风险的纵向变化的研究。
有关N-terminal pro-B型利尿钠肽(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在时间点(delta NT-proBNP和hs-CRP)之间的变化是否与预后的变化相关的理论还存在争议。
研究人员在1665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在3个时间点测量NT-proBNP和hs-CRP。Cox比例风险应用于时间测量之间的Delta值,以确定与心血管事件的连续关联性。通过每增加40%作为时间变化的基本单位计算delta NT-proBNP和hs-CRP的效应估计值。
中位NT-proBNP分别为370.0(第25,第75百分位数,130.0,996.0),340.0(135.0,875.0)和267.0(111.0,684.0)ng/ L;基线,30天及6个月的中位数hs-CRP分别为4.6(1.7,13.1),1.9(0.8,4.5)和1.8(0.8,4.4)mg/L。基线和6个月之间的Delta预测信息最多。每增加40%的NT-proBNP(基线至6个月)与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4%(HR 1.14,95%CI,1.03-1.27)和14%全因死亡风险(调整后的HR 1.14,95%CI,1.04-1.26)相关,而每增加40%的delta hs-CRP(基线至6个月)与复合终点风险增加9% (HR 1.09,95%CI,1.02-1.17)和心肌梗死风险增加10%(调整HR 1.10,95%CI,1.00-1.20)相关。
研究发现,NT-proBNP和hs-CRP的时间变化与未来的心血管事件相关,表明它们在NSTEACS的动态风险分层中的作用。
原始出处:
Mark Y. Chan, Megan L. Neely, Matthew T. Roe,et al. Temporal Biomarker Profiling Reveals Longitudinal Changes in Risk of Death 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