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白蛋白测定是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远远优于常规定性或半定量试验。
尿微量白蛋白是评估肾脏受损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尿液中仅会出现极少量的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0-20mg/L。如果发现尿微量白蛋白在20-200mg/L范围内,尿常规尿蛋白定性显示为阴性(-)或者(+-)时,就属于微量白蛋白尿,这个时候说明肾脏已经损伤,如果患者能够自主经过规范的过程修复肾单位,逆转纤维化治疗,尚可彻底修复肾小球,消除蛋白尿。而当尿中微量白蛋白超过200mg/L时,尿常规测试尿蛋白为阳性(+)—(+++),就应该警惕了,此时证明机体已有大量白蛋白漏出,可能出现低蛋白血症,肾病发展离不可逆期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不及时进行医治就会进入尿毒症期。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还可作为某些肿瘤治疗药物的毒性指标。某些抗癌药物具有肾毒性,以至于癌症的治疗效果受到限制。进行顺铂治疗时,微量白蛋白尿是早期肾小球损伤的检测指标,异环磷酰胺治疗时,也以尿蛋白排泄率测试监控。在急性感染性肾炎发作后,可检测微量白蛋白尿作长期随访。
糖尿病妊娠者容易并发先兆子痫,形成较高的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Ⅰ型糖尿病人的妊娠前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可预报先兆子痫。无糖尿病的高危产妇,微量白蛋白尿是高血压并发症的强有力预报指标。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因为他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临床中,通常应用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来检测肾病的发生。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早期发现肾病最敏感、最可靠的诊断指标。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数值,结合发病情况、症状以及病史陈述就可以较为准确的诊断病情。
综上所述,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血管损伤的敏感指标,对判断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由于肾病的主要症状有大量蛋白尿,所以微量白蛋白的检出率非常高。因此建议尿微量白蛋白与尿常规作为相关疾病的组合常规检查项目。通过这一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病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用的信息及实验室指标。
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相当重要,普通人应当每年测试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至少每3个月测试一次。早发现早治疗,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责任编辑:zq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