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血液检验有望用于预测受此前研究方法学的局限性限制无法找到可靠方法的癌症患者的癌症发展方式和对其最有效的治疗。
术前风险分层是膀胱癌(BC)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需要有一种强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新发现的一个候选生物标志物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经过全血细胞计数(CBC)后,很容易计算NLR,该生物标志物很容易反应系统性炎症状态。
一副膀胱癌患者血涂片显示,中性粒细胞和杆状核细胞数量增多(照片由MPH提供)。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Philadelphia,PA,USA)的医学科学家和同僚分析了一项前瞻性临床试验期间实时采集的数据,成为不依赖观察数据的膀胱癌NLR首项研究。该研究分析了SWOG 8710,这是一项随机III期试验,纳入317名肌肉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所有患者都接受了膀胱根治切除术。其中半数患者术前接受过化疗,而另一半患者未接受术前化疗。
全部317名患者中,研究团队对230名患者进行预后分析,了解NLR是否是预测患者经根治疗法后能存活多久的一个预测因子。他们对263名患者进行预测分析,了解NLR是否能判断哪些患者对化疗有响应。中位随访期为18.6年。对于预后分析,NLR并非总生存期的一个显著因素。重要的因素是年龄,以及患者是否接受术前化疗。关于预测分析,NLR不能预测哪些患者会受益于化疗。
本研究的第一作者,Eric Ojerholm博士说明,“我们使用的试验对于研究NLR有几大优势。首先,基线血液样本采集是试验方案的一部分。第二,研究的长期随访提供了充足的统计能力,这意味着,如果NLR真的成为一个生物标志物,那么我们将能检出它。第三,该试验随机安排一些患者接受术前化疗。这就允许我们检测NLR作为一种预后和预测生物标志物的情况。”本研究已发表于2016年10月27日刊的Cancer(癌症)杂志。
(责任编辑:s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