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诊断亮出新“武器”

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毛一雷教授等联合国内外相关单位,完成的大样本(4217例)、多中心、多种族患者的高尔基体跨膜糖蛋白73(GP73)系列相关研究,证实了GP73是肝癌早期诊断和术后评估病情复发的理想血清标志物,其敏感性、特异性远高于甲胎蛋白(AFP),二者联合检测将大幅提升肝癌的诊治水平。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消化道》[GUT 2010,59(12):1687]杂志。
  研究组测定了肝癌高危人群GP73和AF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GP73和AFP对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4.6%对58.2%,特异性分别为97.4%对85.3%,提示GP73在肝癌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上均高于AFP。将GP73和AFP联合检测后,敏感性、特异性提高到89.2%和85.2%。
  研究者通过肝癌组与健康组的对照,确立了GP73的正常值为1.2(0.9~1.7)相对单位,肝癌组血清GP73平均值为14.7(8.9~29.4)相对单位,远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肿瘤大小无关。
  研究组前瞻性地对肝癌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的连续观察表明,肝癌患者GP73水平随着肿瘤切除而下降,术后14天降到谷底,当肿瘤复发后,GP73开始反弹。这一发现揭示了GP73在肝癌患者术后随访和复发监测中的明确意义。
  研究结果还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和肝硬化患者的GP73值均有一定程度升高,但均小于5相对单位,明显低于肝癌患者,提示GP73在监测患者从携带乙肝病毒发展到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的整个疾病进程中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收集的4217例血清样本涵盖了黄种人、白人和黑人,包括了正常人1690名、乙肝病毒携带者337例、肝硬化512例、肝癌789例、其他肝脏恶性占位61例、肝脏良性占位206例,以及其他常见的14种癌症患者622例,从而获得了迄今国际上关于GP73研究的样本量最大、检测项目最全面和最有说服力的数据。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