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保健见成效 血糖超过警戒会收到提示短信

病患不按时服用药物或饮食不当可能使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针对这种情况,美国一些医生尝试用手机提醒病患“谨遵医嘱”。

    他们的做法初见成效。

    案例

    蒂龙·哈维现年43岁,7年前患上糖尿病后,一直在艰难地控制血糖。

    哈维今年5月参加一个用手机辅助治疗的实验。实验由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理查德·卡茨领导。

    哈维每天测量血糖水平后用一部带上网功能的手机把数据输入网上个人健康记录。如果输入数据超过警戒水平,哈维会收到一条告诉他如何应对的提示短信。

    哈维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可以根据他的网上个人健康记录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卡茨等专家正在研究,更具个性化的手机程序是否可以让病患自身康复努力与医生的治疗方案结合,从而产生持久疗效。

    效果

    手机辅助治疗已经产生效果。

    纽约西奈山医疗中心研究人员发现,给41名接受肝脏移植者或他们的看护者发送服药提醒短信后,排异情况减少。患者收到短信并服药后需自己或由看护者发短信报告已服药,否则会继续收到提醒短信。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人员向75名减肥者发送“你吃新鲜蔬菜了没有?”之类的提醒短信并根据回复给出下一个健康提示。这些减肥者4个月后与另外一组没有收到提醒短信的减肥者相比,平均多减少1.8公斤体重。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查伦·奎因说:“手机使人们需要时得到需要的建议。”

    他与一家网络服务商联手开发短信提醒患者服务。小范围试行3个月后,接受服务的糖尿病患者平均血糖值下降。

    担心

    皮尤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项目之一“皮尤互联网与美国生活项目”上周报告,将近40%手机用户用手机上网。

    “宝宝短信”(text4baby)是现阶段美国最大的免费健康提示短信服务项目之一。准妈妈在项目网站注册并输入预产期等信息后可每周收到针对自身情况的提示短信。已有5万人参加这个项目。

    研究人员在肯定手机提醒效果同时,担心长期提醒让人产生厌倦麻木心理。

    “他们可能开始觉得是个不错的玩意,过后把它忘在脑后,”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卡茨告诉美联社记者。

    另外,年长人士和重病、多病者较少用手机上网,因此不能享受那些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辅助服务。(欧飒) 
 
 
(责任编辑:labweb)

常见问题
  • 如何在体龙基因完成所需的检测项目 流程简述 :在线咨询 - 采样送检 - 付款检测 - 检测分析 - 报告结果
查看详情

相关内容

官方客服团队

为您解决烦忧 - 24小时在线 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