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g1 – 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1
小鼠基因 NCBI: 19373
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蛋白质同型二聚化活性;泛素蛋白连接酶活性;和锌离子结合活性。参与免疫系统发育;T细胞分化的正调节;和蛋白质泛素化。在几个过程的上游或内部发挥作用,包括T细胞稳态;造血或淋巴器官发育;和凋亡过程的负调节。位于细胞核中。在几个结构中表达,包括动脉系统;早期概念胚;生殖泌尿系统;肠道;和血淋巴样系统。该基因的人类同源物涉及Omenn综合征;具有肉芽肿的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和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常染色体隐性,T细胞阴性,B细胞阴性,Nk细胞阳性。与人类的RAG1(重组激活1)正交。[由基因组资源联盟,2022年4月提供]
Rag-1 Rag-1
直系基因
【大鼠】
Rag1
【人类】
RAG1
关于Rag1
相关ID: NCBI 19373ENSEMBL ENSMUSG00000061311HGNC 97848UNIPROT P15919
转录本: 该基因目前发现存在1条转录本。
蛋白质: 该基因目前发现存在1种蛋白变体。
染色体: 该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
外显子: 该基因目前发现拥有2个外显子。
基因长度: 该基因全长为11281个碱基。
物种序列对比
人类、小鼠和大鼠之间具有高度的基因相似性,因此它们是研究疾病和药物开发的重要动物模型。许多基因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它们在演化过程中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基因。通过研究人类、小鼠和大鼠之间的基因关系,研究人员可以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受益的是人类和动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基因相似性可以实现动物实验结果向人类应用的转化,从而改善疾病治疗和预防效果。
小鼠Rag1蛋白与人源RAG1蛋白的相似度为89.8%。
大鼠Rag1蛋白与人源RAG1蛋白的相似度为90.1%。
基因长度
人类
69410 bp
小鼠
11281 bp
大鼠
11098 bp
外显子数量
人类
7
小鼠
2
大鼠
2
转录本长度
人类
6588 bp
小鼠
6669 bp
大鼠
6536 bp
CDS同源性
人类
100%
小鼠
86.4%
大鼠
86.6%
蛋白质长度
人类
1043 aa
小鼠
1040 aa
大鼠
1040 aa
蛋白质同源性
人类
100%
小鼠
89.8%
大鼠
90.1%
基因组位置
Rag1位于小鼠的2号染色体。
基因所处区域为2 E2; 2 53.88 cM。
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一条DNA分子组成的细长结构,用于在细胞之间传递基因组信息。在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中,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小鼠有19对编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以及一对性染色体(XX或XY),共40条染色体。
基因:Rag1位置:101468597 – 101479877染色体:Chr 2基因大小:11281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