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ARG –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人源基因 NCBI: 5468
这个基因编码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亚家族的成员,该亚家族属于核受体。PPARs与类维生素A受体(RXRs)形成异源二聚体,并调节各种基因的转录。已知的PPARs有三个亚型:PPAR-α、PPAR-δ和PPAR-γ。这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PPAR-γ,是脂肪细胞分化的调节剂。此外,PPAR-γ与多种疾病的病理学有关,包括肥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和癌症。已经描述了编码不同异型体的可变剪接转录本。[由RefSeq,2008年7月提供]
GLM1 GLM1
CIMT1
NR1C3
PPARG1
PPARG2
PPARG5
PPARgamma 肿瘤相关基因FDA认证药物靶点疾病相关基因细胞核受体膜蛋白
直系基因
【小鼠】
Pparg
【大鼠】
Pparg
关于PPARG相关ID:NCBI 5468ENSEMBL ENSG00000132170HGNC 9236UNIPROT P37231OMIM 601487转录本:该基因目前发现存在16条转录本。蛋白质:该基因目前发现存在16种蛋白变体。染色体:该基因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外显子:该基因目前发现拥有14个外显子。基因长度:该基因全长为146977个碱基。
物种序列对比
人类、小鼠和大鼠之间具有高度的基因相似性,因此它们是研究疾病和药物开发的重要动物模型。许多基因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它们在演化过程中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基因。通过研究人类、小鼠和大鼠之间的基因关系,研究人员可以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受益的是人类和动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基因相似性可以实现动物实验结果向人类应用的转化,从而改善疾病治疗和预防效果。
基因表达量是指在细胞或组织中特定基因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所产生的RNA和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基因表达量是遗传信息在一个生物体内部表现的重要标志,它决定了不同基因的功能和生物体的表型特征。在某些情况下,基因表达量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与特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因此研究基因表达量可以揭示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潜在治疗靶点。
细胞内许多复杂的结构和蛋白质分子协同作用,形成了亚细胞级别的分子复杂组织和功能。蛋白质分布具有分化和差异化的特征,通过特定的分子机制实现细胞的功能与表型表达。亚细胞结构的发现和研究,如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增加了我们对细胞生理和代谢过程的了解。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细胞器和细胞结构中,有着许多特定的蛋白质分布,这些蛋白质在不同的细胞环境中具有不同的表达和功能。比如,线粒体是重要的能量合成场所,通过线粒体膜上的酶和蛋白质,将营养物转换为细胞所需的能量。细胞核则是基因表达的重要场所,其中的蛋白质和分子机制支持细胞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这些不同的分子机制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维持着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和调节细胞的功能转化。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多个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它可以是蛋白质与另一种分子(如DNA或RNA)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是许多细胞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小鼠Pparg蛋白与人源PPARG蛋白的相似度为98.3%。
大鼠Pparg蛋白与人源PPARG蛋白的相似度为98.1%。
基因长度
人类
146977 bp
小鼠
129538 bp
大鼠
125370 bp
外显子数量
人类
14
小鼠
15
大鼠
10
转录本长度
人类
1774 bp
小鼠
1770 bp
大鼠
2008 bp
CDS同源性
人类
100%
小鼠
90.7%
大鼠
90.5%
蛋白质长度
人类
475 aa
小鼠
475 aa
大鼠
475 aa
蛋白质同源性
人类
100%
小鼠
98.3%
大鼠
98.1%
基因组位置
人源基因PPARG –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介绍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