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磷代谢调节能力检测

食物中钙磷进入肠道后,小肠能主动地吸收。血循环中的钙磷与骨骼中钙磷不断地进行交换。肾脏把少量钙磷排出体外,使血液中钙磷浓度保持在相当恒定的水平。在生长发育阶段骨骼不断增长增粗,变得坚固,这些都依靠3种激素。

(1)甲状旁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升高血钙。①它能动员骨骼中的钙到血液中;②它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增加尿磷排出;③它能加强维生素D的作用,使肠道吸收钙增加。甲状旁腺激素过多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钙就会升高,过少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血钙就降低。

(2)维生素D。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使人体获得必要的钙磷,保证骨骼和血液中钙磷的需要量,加强骨骼生长和增加钙磷含量,使骨骼变得坚硬。维生素D缺乏时,钙磷吸收减少,骨骼中钙磷含量降低,骨骼就会变软、变形,在儿童得佝偻病,在成人得软骨病。

(3)降钙素。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浓度,抑制钙从骨骼中出来到血液中。

在正常情况下,上述3种激素紧密配合,协调统一地调节钙磷代谢。血钙降低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让骨骼里的钙释放到血液,肾脏重吸收钙增多。在血钙增高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降钙素增多,减少骨骼中钙到血液中。维生素D能促使钙磷回到骨骼中,使血钙降低。这样,血中钙磷水平就一直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之中。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成分为1,25(OH)2D3(1,25-dihydroxy vitamin d),有如下钙磷调节作用:

1)对肠的作用: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的钙化;

2)对骨的作用:促进间叶细胞分化成破骨细胞,骨盐溶解,血钙、磷浓度增加,有利于新骨的钙化;

3)对肾的作用: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减少尿钙、磷的排出,从而提高血钙、磷的浓度。相关基因变异会导致维生素D活性功能下降,减少机体对磷钙的吸收利用,可增加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多种疾病风。

相关基因检测

基因:VDR
位点:BsmI
基因功能描述:VDR 编码的蛋白与维生素 D 结合,使人体重要的钙调节激素骨化三醇发挥生物活性,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且调节骨的无机盐代谢。
基因:VDR
位点:FokI
基因功能描述:VDR 编码的蛋白与维生素 D 结合,使人体重要的钙调节激素骨化三醇发挥生物活性,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且调节骨的无机盐代谢。
基因:VDR
位点:ApaI
基因功能描述:VDR 编码的蛋白与维生素 D 结合,使人体重要的钙调节激素骨化三醇发挥生物活性,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并且调节骨的无机盐代谢。

  • 健康建义
    “1、钙磷代谢调节能力通用健康建议
  • 1.1 摄入充足的钙 钙的每日合理摄入是小学生 800mg、中学生 1000mg、成年人 800mg、老年人 1000mg。
  • (1)优先选用乳和乳制品:因为其含钙量多且吸收率也高,对于伴有高脂血症的老年人,可选用脱脂奶或低脂奶。
  • (2)其它富含钙的食物:可以连骨吃的小鱼、小虾,此外花生、核桃、大豆含钙量也多。
  • (3)必要时也可选用钙强化食物或钙剂,并且联合维生素 D 一起补,如钙尔奇 D、迪巧钙等,每日可用 1~2 片;但每天钙摄入量不应超过 2000mg,否则会出现钙过量而引发各种副作用。
  • (4)补钙不应与铁制剂、异烟肼、四环素、利尿剂、洋地黄等同时应用,以免增加毒性。
  • 1.2 补充维生素 D 多晒太阳,每天 15 分钟左右,多进食海鱼、富含维生素 D 的奶制品。
  • 1.3 避免摄入过量的酸性食物 多摄入蔬菜水果,因为它们大多数是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糖、酒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
  • 1.4 适量摄入蛋白质 蛋白质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储存,是合成骨基质的重要原料,但过量摄入蛋白质也可能促进钙的排泄,故应适量供给。
  • 1.5 戒烟、限酒 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因此建议戒烟;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
  • 1.6 尽量避免喝浓咖啡
  • 1.7 适量运动 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可采用慢跑、爬山、太极拳等运动。
  • 1.8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尽量规律,避免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1.9 消除引起骨折的非骨骼因素
  • 1)日常活动注意安全,避免摔倒;
  • 2)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以免受伤;
  • 3)营造良好的居室环境和照明设施;
  • 4)改善着装,使行动方便;
  • 5)调整药物,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 6)高龄老人外出要有人照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