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lk1 – doublecortin-like kinase 1
大鼠基因 NCBI: 83825
这个基因编码一个蛋白激酶超家族和双皮质素家族的成员。这个基因编码的典型蛋白质包含两个N-末端双皮质素结构域,结合微管并调节微管聚合,一个C-末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与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具有显著的同源性,以及位于双皮质素和蛋白激酶结构域之间的一个丝氨酸/脯氨酸丰富结构域,该结构域介导多个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该蛋白质的微管聚合活性与其蛋白激酶活性无关。这个基因参与几个不同的细胞过程,包括神经元迁移、逆行运输、神经元凋亡和神经发生。已经发现了通过两种选择性启动子使用和可变剪接产生的多个转录变异体,但来自5’启动子的变异体的完整长度尚未确定。目前的参考序列数据代表了来自3’启动子的两种可变剪接转录变异体及其蛋白质产物缺乏双皮质素结构域。[由RefSeq,2010年9月提供]
Ania4 Ania4
Cpg16
Dcamkl1
直系基因
【小鼠】
Dclk1
【人类】
DCLK1
关于Dclk1
相关ID: NCBI 83825ENSEMBL ENSRNOG00000032922HGNC 68437UNIPROT O08875
转录本: 该基因目前发现存在17条转录本。
蛋白质: 该基因目前发现存在17种蛋白变体。
染色体: 该基因位于第2号染色体上。
外显子: 该基因目前发现拥有21个外显子。
基因长度: 该基因全长为293723个碱基。
物种序列对比
人类、小鼠和大鼠之间具有高度的基因相似性,因此它们是研究疾病和药物开发的重要动物模型。许多基因是同源的,也就是说它们在演化过程中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基因。通过研究人类、小鼠和大鼠之间的基因关系,研究人员可以开发有效的治疗策略,受益的是人类和动物。这些生物之间的基因相似性可以实现动物实验结果向人类应用的转化,从而改善疾病治疗和预防效果。
基因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