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温特曲霉原变种
学名:Aspergillus wentii var.wentii
定名人:Wehmer
详细信息:
- 中文名称(Chinese Name):温特曲霉原变种
- 属名(Genus):Aspergillus
- 种名(Species):wentii
- 学名(Scientific Name):Aspergillus wentii var.wentii
- 定名人(Author):Wehmer
- 参考文献(Reference): Zentr. Bakteriol, Panasitetnk.,Abt.II 2: 150.1896; Shih, Lingnan Sci J.15: 375; 1936; Kong, in Fungi and Lichens of Shennongjiaa,
-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土壤,空气,药材( 厚朴花,栀子、玄参) ,玉米种子
,小豆,茶叶,霉玉米杆等。 - 世界分布(World Distribution):阿根廷、巴哈马、孟加拉国、巴西、智利、埃及、法
国、印度、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肯尼亚、利
比亚、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塞拉里昂、索马里、南
非、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美国等。 - 产地(Place Of Origin):印度尼西亚爪哇
的大豆, - 图像(Image):tu35.gif
北京
(MQ6581, MQ6603) ;天津( MQ8635) ;河北小五台山(
C981) ;福建厦门( MQ9970) ;湖北神农架( MQ7149,
MQ7391,MQ7952,MQ9331, MQ9382);海南( MQ1809) ;
四川达县( MQ5034) ;云南思茅( C8214) 、保山(
C5907) 、丘北(MQ2098) 、西双版纳( C7622) ;新疆托
木尔峰( MQ4030)
。
菌落在查氏琼脂上25℃7天直径34- 37mm, 12- 14天直径
达40-
50mm;质地厚絮状,不均匀或呈现不规则的菌丝团块,构
成菌落的特殊外观,有的菌株絮状结构不明显而呈丝绒状
;具辐射状沟纹;菌落初为白色,分生孢子结构生长较迟
,分布不均匀,初为黄褐色,近于鹿毛色( Fawn Color,
R. Xl)或鼻烟褐色( Snuff Brown,R. XXIX) 及古铜色(
Isabella,R.XXX) ,老后呈咖啡色;渗出液有或无,呈
无色小滴状;菌落反面无色,中央部分现淡褐色。分生孢
子头初为球形,后呈辐射形,小者直径150- 200μm,大
者可达400- 750μm;分生孢子梗生自基质或气生菌丝,
孢梗茎( 500-) 1000- 2000 (-3500)μm×(
8-)12-26μm,无色,壁光滑,但在干燥状态下直接镜检
则明显粗糙;在斜面培养物上气菌丝充满试管壁,在上端
部分着生长度可达lcm的孢梗茎和大的分生孢子头;顶囊
为球形,直径( 20- ) 40- 70 ( – 100) μm,全部表面
可育;产孢结构双层:梗基大小差异很大,一般为10-
27μm× 4.8- 6.4μm,肥大者宽度可达8-19μm,瓶梗一
般8-14μm×2.5- 3.5( -4.8) ;分生孢子近球形,少数
略呈椭圆形,直径(3-) 3.5-5( -8)μm,壁极粗糙,也有
近于光滑者。<BR>
菌落在20%蔗糖查氏琼脂上生长更好,分生孢子结构
也较多。<BR>
菌落在查氏酵母膏琼脂上25℃7天直径32-
38mm;薄或厚絮状,大量气生菌丝呈不均匀的团块,具明
显或不明显的放射状沟纹;分生孢子结构分布不均,淡褐
色,近于古褐色( Antipue Brown,R. XXX) 有的菌株中
心部分有渗出液,无色至淡褐色;菌落在反面淡褐色,可
见沟纹。<BR>
菌落在麦芽汁琼脂上25℃7天直径25-32mm, 10-14天
30-45mm;白色厚絮状,有的菌株呈丝绒状;分生孢子结
构淡褐色,近于老金色( Old Gold,R.XXX) 或鹿皮色(
Chamois,R.XXX) ;菌落反面无色,中央部分带褐色。
文献报道的我国分布尚有河北、陕西、江苏、安徽、湖
北、广东、四川;基物是土 壤、酒曲、糖莲子、多孔菌
、驴皮膏、皮革、黑木纱团等( 戴芳澜, 1979);台湾南
投,基物是贮存的高粱种子和稻米(Tzean et al.,
1990)。
新模式分离自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大豆,世界分布尚有
阿根廷、巴哈马、孟加拉国、巴西、智利、埃及、法国、
印度、伊拉克、以色列、意大利、日本、肯尼亚、利比亚
、马来西亚、新西兰、秘鲁、塞拉里昂、索马里、南非、
西班牙、土耳其、英国、美国等。
本菌的特点是具有气生菌丝形成白色的密集块及老后
变成咖啡色的分生孢子头,易于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