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检测范围,基因检测可以分为单项型和全基因组型。前者只检测限定范围内的基因已知位点,作用功能清楚,结果评价明确,是检测市场上的主流产品,目前已经在欧美广泛应用于患病风险预警、围产期遗传病筛查、人工受精胚胎筛选、临床诊断、以及法医学身份确认等多个方面。而后者虽然可以获得被检测者的全部遗传信息,但检测费用目前仍然非常昂贵(2007年的价格是10万美元),主要应用于研究领域,还没有得到大众市场的认可。
在单项型基因检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单碱基多态性(SNP)的测定,也就是对DNA特定位置上的单个碱基序列的分析。尽管人与人之间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决定这些性状的基础——遗传物质,在不同个体之间却仅有万分之一的差异,而差异的90%以上表现为SNP。正是这些SNP存在,使得人们不仅有眼睛形状、头发颜色的不同,并且在对疾病的易感性以及药物的反应性上也大不相同。例如流感肆虐的时候,总会有几个人不受感染;而对于同一药物有着不同反应的例子,如是否有效、是否有副作用等等,在我们身边更是比比皆是。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后,SNP在疾病及治疗中的作用迅速成为生命科学的探索热点,已经在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相关研究中有了成功的发现,并且飞速进展。由于SNP在医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前景,包括拜尔、罗氏、葛兰素在内的十个大制药公司和英国的威康(Wellcome Trust)基金会共同出资将近5千万美元对SNP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发现更加有效、更加安全的治疗手段。目前基因检测项目往往也以SNP作为检测目标。(刘志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