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名科学家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数十个与人体肥胖有关的全新基因变异,借助分析这些变异可以找出形成“苹果”体型和“梨”体型的原因。
一些科学家说,尽管基因在决定人体体型方面扮演某种角色,但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仍是决定人是否肥胖的主要因素。
关乎体型
来自全球280个研究机构的400名科学家参与这项有关肥胖的研究。他们10日在《自然遗传学》期刊发表论文,阐述相关成果。
路透社10日报道,这些科学家共开展两项研究。
第一项研究涉及基因变异和人体肥胖体型的关系。一般而言,体重超标的人分为两种体型:“苹果型”和“梨型”。苹果型指多余脂肪大多聚集在腹部、腰部形成的肥胖体型;“梨型”则指臀部、大腿过于肥胖导致的体型。
先前一些研究结果显示,“苹果型”和“梨型”身材的人面临不同健康风险。前者患II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几率较大,后者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研究人员在人体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中发现13个全新基因区域,这些区域内的基因变异与形成何种肥胖体型有关联。
另外,研究人员说,这些基因变异对女性的影响较男性而言更强。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塞西莉亚·林格伦告诉路透社记者:“借助发现基因对‘苹果’体型或“梨”体型形成的影响,分析它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差异,我们希望可以追踪相关重要潜在生物进程。”
影响体重
第二项研究涉及基因和人体肥胖指数(BMI)的联系。
人体肥胖指数是涉及身高和体重的某种计算方式,成为评判体重是否超标的重要杠杆。一般而言,这一指数在25至30间属于超重,大于30则属于肥胖。
研究人员借助对25万人的筛查,找到18个与人体肥胖指数相关的基因区域,包括32个基因变异。
一些科学家说,一些基因经由影响食欲、胰岛素分泌和新陈代谢产生 影响体重的效果。
在发现的基因变异中,一些会起到拉高人体肥胖指数的效果。对比研究发现,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条件类似的情形下,遗传较多这些基因变异的人比遗传较少者平均重大约7公斤。
并非唯一
科学家提醒,尽管基因影响体重、体型,但它不是唯一因素。常锻炼、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是远离肥胖、保持体型的主要方式。
“我们不应该忘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鲁特·卢斯告诉路透社记者,“基因的确影响是否肥胖,但大部分肥胖仍由我们的生活方式引发。”
一些科学家承认,借助改变生活方式减肥实属不易,而科学家可借助这两项研究更加了解导致人体肥胖的生物进程,或许有助找出治疗、预防肥胖的新方式。
哈佛大学研究人员林格伦说:“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在内,多种治疗肥胖的方法获证极端难以操作,借助改善人体脂肪分配或许可为发现新药物提供另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