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的基因研究成果和技术在这方面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方法是利用男性Y染色体基因中的特殊基因位点来鉴定后裔和亲属身份。
例如,相互争斗和杀戳了半个多世纪的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他们的祖先其实是兄弟,原因在于他们的基因中有男性Y染色体基因的共同特征。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哈默尔等人调查和分析了七个国家和地区的犹太人、五个国家和地区的阿拉伯人的Y染色体,并与俄罗斯、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澳洲)、埃及、冈比亚、埃塞俄比亚、和土耳其男性的Y染色体加以比较,发现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拥有同样的“基因根”。
根据史料记载,这两个民族的共同祖先是亚伯拉罕。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居住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称迦南人,他们原是阿拉伯半岛闪族的一支。约公元前1900年,闪族的另一支在族长亚伯拉罕率领下,由两河流域的乌尔迁徙到迦南。《圣经》里说,亚伯拉罕与其妻撒拉生子叫以撒,他们便是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与其妾埃及人夏甲生子叫易司马仪,但被撒拉所不容,被赶至半岛,繁衍生息,他们便是阿拉伯人的祖先,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即为其后裔。
相同的由男性基因特殊位点鉴定后代的案例还有很多,如从成吉思汗到努尔哈赤,都是从其Y染色体的特点确认了他们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后代。还有公元五世纪古爱尔兰的国王奈尔(Niall)也是如此。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特点追踪,发现每12个爱尔兰人中就有一个是古爱尔兰国王奈尔的后裔,在全世界,有300多万男人是奈尔的后代。
显然,一代帝王曹操也有不少后代,他们必然有某些特殊的基因位点。因此,如果作为一项基因工程来研究,肯定会找出这一家族某些特有的基因位点,并与安阳墓中的头盖骨的DNA加以对照,因而可能核实安阳墓中的主人到底是曹操或不是曹操,抑或是否为曹操宗族的人。不过,这一工程相当庞大,而且前提条件是安阳墓中的头盖骨能否提取出DNA。不过,如果考虑到现实和历史的意义,基因技术可以介入而且可能解开曹操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