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因组学的研究获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于2000年6月宣告完成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与此同时,一系列应用于大规模基因测序、基因表达检测、基因营养以及基因多态性分析等基因组新科学不断涌现出来。这些引人瞩目的成就正引发着包括营养学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学科的革命性改革,把浩瀚的基因组信息应用于营养学中正成为基因组学的一个巨大挑战和新的增长点。从此以后,“营养基因组学”开始为人所知。
早在20世纪人们已经认识到: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现象是生物体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所决定的。遗传信息蕴藏在DNA分子的核苷酸顺序中(碱基组成的基因)。通过DNA的准确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着细胞的代谢、生长、增殖和分化,决定生物体的表型。因此,科学工作者开始对基因损伤、基因修复及修复过程所需物质进行研究。基因营养就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一、基因营养
基因是父母所给,无论在胚胎期还是出生后的漫长岁月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多种致病因子的侵袭、疾病与衰老等都会导致基因结构、基因自身的不同损伤,这种损伤是导致人类生老病死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从体外补充给基因修复所需要的含有不同碱基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基因营养剂。
二、为何补充基因营养剂
基因由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所携带的信息物质。DNA携带的是遗传基因,也叫核基因,是机体蛋白质合成的总设计师;RNA携带的是线粒体基因,也叫细胞质基因,是接受DNA的指令将不同氨基酸组合成蛋白将其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加以表达的工程施工团体。无论DNA还是RNA在机体内都可以自我复制,但复制的质量随年龄增长而变化,核酸的合成能力也随之变化,而这种变化直接影响着机体的免疫水平和疾病的发生频率。
三、基因营养剂与机体的关系
1、对整体免疫功能、淋巴循环系统的调节:
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各种生理功能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它包括免疫防护、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大作用。免疫功能依赖于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结)、免疫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吞噬系统、肥大细胞和粒细胞系统)、免疫因子(球蛋白系统、补体系统)来完成。
免疫系统的三大作用(监视、调节、应答),特别是对病原体侵入后的特异性应答反应,会导致机体稳定状态的偏移。为此,必须进行极快速的免疫调节。据全国统计调查:我国人口膳食日摄入核酸量仅为10—300毫克,长此以往导致免疫器官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异常,免疫能力自然下降。
免疫系统是机体的“卫士”,抵御微生物的感染、参与维持机体的稳定、监视作用等。补充基因营养剂——核苷酸可使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白细胞介素—2(免疫因子)活性水平提高,细胞分裂、增殖活跃,免疫器官—胸腺、骨髓发育快速等。这类改变是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活性、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促进免疫功能的调节、提高抗病能力延缓衰老的有力证明。
2、增进细胞代谢:
衰老是机体细胞代谢降低的综合表现。通常以机体形态、结构、功能、适应性和免疫力的改变为主。其根源在于细胞分裂时核酸缺乏、更新速度慢,使每天死亡细胞数(约3000~7000万个)得不到全额、优良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