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结直肠癌治疗进入靶向治疗时代,许多晚期患者对靶向药物抱以厚望。然而,在近日举行的肿瘤诊断会议上,专家指出,并非所有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都适合使用靶向药物,如果不做基因检测就开展靶向治疗,反而会加速患者的死亡。
结直肠癌患者尤其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抗vegf抗体、抗egfr抗体联合化疗结合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案,可明显延长生存期。“必须强调一点,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使用靶向药物,有些人使用靶向药物的效果,比不用药更糟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杜祥教授指出,晚期结直肠癌抗egfr单克隆治疗,仅对kras基因野生型也就是该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的患者有效。
正常情况下,kras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一旦发生突变,它就会持续刺激细胞生长,打乱生长规律,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在进行靶向治疗之前,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需先进行kras基因突变检测。如果kras基因已经发生突变,采用抗egfr单克隆治疗很可能失败。此时仍坚持服用靶向药物,不仅大大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令患者的生存质量变差,得不偿失。
据杜祥介绍,欧洲临床肿瘤协会(esmo)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均推荐晚期结直肠患者采用kras基因突变检测,来筛选出可以接受抗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的人群。目前,运用实时荧光检测pcr法的新检测技术已经能够发现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种类的99%以上。杜祥强调,kras基因检测必须在通过技术审核的pcr基因扩增实验室内完成,否则将因检测结果不准确而影响靶向治疗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