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一项法庭证据鉴别技术像DNA鉴定一样,能够以99.9999%的精度锁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在全国司法系统推广DNA证据鉴定技术,建立全国联网的犯罪现场DNA证据数据库以及重点监控人群DNA数据库,
对于大幅提高破案率、缩短结案时间,震慑强奸、杀人等恶性犯罪分子,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正在筹备首届国际DNA证据研讨会的邓亚军博士对记者说。
该研讨会将于11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举行,由北京华大方瑞司法物证鉴定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共同发起,并得到全国十多个省市地方司法机构的配合与支持。“7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际顶级DNA物证、法律、刑事鉴识问题专家的日程已经敲定。”邓亚军说,高法、高检、公安部、司法部、公安大学、政法大学、人大、北大、清华的有关专家也应邀参加研讨。
此次研讨会围绕三个主题:犯罪现场DNA证据的发现和收集;DNA实验室分析技术及各国DNA数据库概况;合格DNA证据鉴定报告的基本要素及法庭质证技巧。“对于暴力性犯罪案件,约有60%遗留有生物学物证。尤其是强奸案件,约有95%遗留有生物学物证,可以进行DNA检测,达到直接确认或排除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可是目前在我国,只有不足10%的犯罪案例使用了DNA证据,这也只是局限在北京、上海、辽宁等少数几个地区。而我国其它地区的地方司法机关在使用DNA证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专业人员安全有效地使用这项技术。”邓亚军说。
“3年内流窜四省作案26起,强奸23人杀害67人的凶手杨新海并不是什么高智商的犯罪分子,基本上每次作案时都因受害者反抗留下了血迹、毛发等物证,更不用说强奸时留下的证据。如果能及时对犯罪现场证据进行DNA分析并建立全国联网的数据库,如果杨新海以前因盗窃、强奸入狱时就建立他的DNA档案,许多无辜者就可以幸免于难。”受邀在研讨会演讲的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刘雅诚教授说。
另一方面,如果DNA证据的发现、提取、保管、鉴定过程不严谨、不科学,不但无助于破案,反而会制造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