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消息 一项对3,500余例患者进行的对照研究显示,检测患者基因型以确定其华法林敏感性与开始华法林治疗后最初6个月内住院率相对减少30%有关。
Robert S. Epstein博士在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报道,美可-梅奥华法林有效性研究(MM-WES)选定了通过Medco公司首次按处方抓取华法林的门诊患者并邀请其参加研究,同时征得其医生同意后,为患者争取到免费的基因型检测。在与本研究有关的开具华法林处方的医生中,有3/4同意接收基因型检测结果,届时他们可依据检测报告调整华法林用量。有890例患者的医生收到了基因型检测报告,另有2,688例患者作为其对照组。
此项检测包括细胞色素p450 2C9的基因以及VKORC1 的基因,细胞色素p450 2C9为参与华法林活化过程的酶,而VKORC1可产生凝血过程所需的活性形式的维生素K。新泽西州富兰克林湖畔美可保健公司(Medco Health Solutions)的首席医学官Epstein博士说,患者的华法林稳定剂量不完全相同,其中有1/3是由这两个基因所致。对于这两项在美国获准使用的基因型检测,Epstein博士估计其费用约为200~400美元。
基因型检测结果显示,29%的患者华法林敏感性低于正常值,28%为正常值,43%不同程度的高于正常值,报告中将高于正常值的这部分结果细分为敏感性轻度、中度、高度和极高度升高。基因型检测结果于开始华法林治疗后32天(为中位值,范围:11~60天)送达医生。
研究开始后的6个月内,其治疗医师收到基因型检测报告的患者全因住院率为18.5%,对照组为25.5%,前者住院率相对降低28%,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基因型检测的患者因出血或血栓栓塞事件所致的住院率为6%,而对照组此指标稍高,为8%,前者发生率相对降低27%,有统计学意义。
在对患者年龄、并存疾病、所使用的其他药物、华法林用药指征、消化道出血史、静脉血栓栓塞、住院史以及倾向评分这些基线变量的差异进行调整后发现,华法林基因型检测与全因住院率相对降低31%以及因出血和血栓栓塞所致的住院率相对降低28%有关,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Epstein博士说:“我们通过降低住院率所节省的费用大于检测费用。若通过基因型检测发现1例对华法林极敏感或极不敏感的患者,则医生可据此更准确地设定华法林剂量,我认为这是件好事。”
费城天普大学教授兼外科副主任James B. McClurken博士说,他在得知基因型可能会提高该药的安全范围后 “将考虑采用这项基因型检测”。
“华法林是一种好药,但其治疗窗很窄。无论使用何种手段,只要能提高其安全性,我们都可以使用,” McClurken博士说,“为患者确定合适的华法林治疗剂量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项检测可加快此进程。住院时间是一个大问题,我曾见过老年房颤患者住院4天或5天甚至更长,其原因即为华法林尚未起效,而他们不得不继续进行肝素治疗以等待华法林起效。”
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杜克大学心脏中心主任Christopher M. O’Connor博士将该研究结果称为“一个重大进展。使医患知道其所面临的华法林风险可能是干预治疗的一部分。”
干预治疗组患者在2007年7月~2009年2月参加本研究,他们分别居住在美国44个州,通过23项不同的医保计划享受医疗保险。对照组患者于2006年7月~2007年6月开始接受华法林治疗。
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61%为男性。进行华法林治疗最常见的原因为房颤(占41%),其次为深静脉栓塞(占25%)。
此外还对另一个对照组与干预治疗组患者的住院率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两组于2007年7月~2009年2月期间同步开始华法林治疗。研究者发现,这两组在上述两个结局的发生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干预治疗组观察结果的变化可能归因于本研究两个时期华法林用药方面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