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泰晤士报》3日报道,一个靠匿名捐赠的精子出生的美国少年利用自己的唾液和互联网,终于找到了他的生身父亲。这个罕见的案例可能导致匿名捐精政策走向混乱。
网上数据库可能暴露捐精者身份
科学家此前已经提出警告:那些匿名捐精的男人现在有被“试管婴儿”查出其真实身份的危险,因为网上家族DNA数据库大量涌现,长大成人的试管婴儿们通过这些数据库查到他们的生身父亲成为可能。 多年以来,成千上万的捐精者都获准隐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可是,随着网上数据库的增多,这种保护捐精者的身份不被暴露的做法可能会被证明没有什么效果。
15岁男孩根据DNA样本网上寻根
这名15岁的男孩竟然能够避开家族系谱网的安全设置,向这个原本是专供系谱专家使用的网站发送出一个他的唾液样本,然后到网上寻根。在支付了289美元(163英镑)的费用后,他的DNA序列被绘制出来,并被补充到网络的数据库中。当相近的DNA出现后,数据库就会给客户发送一封电子邮件,予以提醒。
提供DNA验证的“家族系谱网(www.familytreedna.com)”对用户的Y染色体(父亲遗传给儿子Y染色体实际上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进行比较,这也是区别其他男人Y染色体的数据来源。9个月后,这名十几岁而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少年收到通知:有2个男人的Y染色体与他的Y染色体非常接近。这两个男人都与他取得了联系,他们也在利用“家族系谱网”查看他们家族的详细情况。
尽管这位少年的生理父亲从来没有向这个网站提供过DNA数据,但他的Y染色体和这个男孩的Y染色体以及另外两个男人的Y染色体非常接近,这意味着他们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这名男孩和这一个男人在Y染色体上的相似性说明,他们三人有共同父亲、祖父或曾祖父的概率是50%。
根据这周对此进行报道的《新科学家》的说法,与这名少年取得联系的这两个男子拥有同样的姓氏,尽管拼法不同。利用这一信息,接着又利用第二家网站“踪迹大全(www.omnitrace.com)”,这名少年把这个姓和接生他的那家医院提供与他的生身父亲有关的一点点资料进行了比较,这些资料包括出生时间、地点以及教育水平。经过对照,他找到了与父亲的情况匹配的资料。
网络还能帮警察找到嫌疑犯
英国也会把捐精者的类似资料以及他的信仰、职业等情况提供给他们的后代。牛津大学遗传学家、“牛津祖先网(www.Oxfor-dAncestors.com)”主席布赖恩·西克斯表示,这个例子表明网络的作用是巨大的。首次确定了Y染色体和姓氏之间关系的西克斯教授说,网络不仅可以用于寻找生父,还能帮警察通过现场的DNA样本鉴定嫌疑犯的姓氏。编译/杨孝文
与捐精者有关的数据
据英国人类受孕和胚胎管理局提供的资料,在2002和2003年间,每800名新生儿中就有一名是捐精者的后代。
在英国,依靠捐赠的精子受孕后出生的人数已经达到25000人。
尽管不是每次受精都能成功,但美国每年大约有9万人接受人工受精。